与此同时,何书锦在房间里整理着行李,陈骏立马把何书锦也叫了出去。
两人一同走出府邸,走向大街,没有热闹的叫卖声,只有一些流民在路边坐着,还有小孩的哭声。
这次北地受灾情况严重,天气还冷,不少百姓身着的衣服都很单薄。
何书锦走到一个老人面前,递给他一个馒头。问道:“怎么都坐在这,你们住哪里?”
老人接过馒头,声音颤抖地说:“大人,俺们房子被洪水冲垮了,只能在这凑合着。官府发的救济粮也不够吃,俺们实在没地方去。”
何书锦皱起眉头,心中满是怜悯。陈骏在一旁询问:“银两呢,没有银两吗?”
老人叹了口气:“有是有,可也没有多少,等房子建好了俺们还得攒钱给孩子娶媳妇呢。”
何书锦又问道:“您儿子呢?”
在街上的大多是老弱病孺,没见几个壮年的。
“他去筑河堤去了,官府的人说要以工代赈,家里有力气的都叫去筑堤或者去盖房子去了。”
“怎么以工代赈法?”
老人解释道:“就是去干活,每天能领些粮食和工钱。可工钱给得少,粮食也只够勉强糊口。
官府说等房子建好了,交钱就能住,可是这工钱少啊,我们只好把发下来的银子攒一攒,总得有个落脚处啊。”
陈骏和何书锦对视一眼,看来这赈灾的过程中,很可能存在官员克扣的情况。
两人继续在街头打听,从其他百姓口中也得到了类似的说法。
两人又去看了正在修建房子的难民,大多是都是瘦弱的,一看就是没能吃饱的样子。